凉山州历史沿革
1955年,凉山彝族自治州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,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昭觉县。原属乐山专区的雷波、马边(驻民建镇)、峨边3县及原属西昌专区的越嶲县划入凉山彝族自治州。辖昭觉、布拖、金阳、普格、喜德、普雄、美姑、雷波、马边、峨边、越嶲等11县。西昌专区由西康省划归四川省。专署驻西昌县。原木里藏族自治区改设木里藏族自治县。辖西昌、冕宁、德昌、宁南、会东、会理、米易(驻莲华乡)、盐边、盐源、金矿等10县及木里藏族自治县。
1956年,由呷洛地区设置呷洛县(驻蒲倡麻);由益各脚地区设置洪溪县(驻益各脚);由咪姑、瓦岗地区和雷波、美姑、昭觉等3县各一部分地区合并设置瓦岗县(驻咪姑)。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4县。1958年,呷洛县由蒲倡麻迁驻西西脚坝;瓦岗县迁驻雷池乡;会东县迁驻营盘。
1959年,越嶲县改名为越西县;呷洛县改名为甘洛县;撤销瓦岗、洪溪、布拖、普雄4县,将瓦岗县并入昭觉、雷波2县;洪溪县并入美姑县;布拖县并入普格县;普雄县并入越西县;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0县。1960年,撤销德昌、金矿2县,将德昌县并入西昌县;金矿县并入盐源、冕宁2县;西昌专区辖8县、1自治县。
1962年,恢复布拖县(驻布拖),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1县;恢复德昌县(驻五一公社),会东县迁驻前进公社;木里藏族自治县由瓦厂迁驻博凹;西昌专区辖9县、1自治县。1963年,撤销盐源县,改设盐源彝族自治县(驻盐井公社);西昌专区辖8县、2自治县。1970年西昌专区改称西昌地区,地区驻西昌县,辖西昌、宁南、会东(驻前进公社)、会理、米易(驻莲花公社)、德昌、盐边、冕宁等8县及盐源彝族自治县(驻盐井公社)、木里藏族自治县(驻博瓦公社)2自治县。
1978年,撤销西昌地区,将西昌、德昌、冕宁、会理、宁南(驻东风公社)、会东6县和盐源彝族自治县、木里藏族自治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;米易、盐边2县划归渡口市领导。凉山彝族自治州迁驻西昌县,盐源彝族自治县改为盐源县。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8县、1自治县。
1979年由西昌县析置西昌市,属凉山彝族自治州领导;凉山州辖1市、18县、1自治县。1986年,撤销西昌县,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昌市。
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,凉山彝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4081697人。其中:西昌市615212人、木里藏族自治县124462人、盐源县313765人、德昌县188980人、会理县433185人、会东县351310人、宁南县169962人、普格县139156人、布拖县138604人、金阳县140028人、昭觉县207712人、喜德县137676人、冕宁县324332人、越西县237800人、甘洛县175426人、美姑县176214人、雷波县207873人。
2004年末,全州共有9个街道、75个镇、524个乡、13个民族乡。
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,凉山彝族自治州常住总人口4532809人,其中:西昌市712434人,木里藏族自治县131726人,盐源县350176人,德昌县214405人,会理县430066人,会东县362944人,宁南县170673人,普格县155740人,布拖县160151人,金阳县165121人,昭觉县251836人,喜德县165906人,冕宁县351245人,越西县269896人,甘洛县195100人,美姑县221505人,雷波县223885人。
2014年末,凉山州共有8个街道、101个镇、478个乡(其中13个民族乡),3747个村委会,19780个村民小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