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 第24页
-
虹口漂流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2虹口天然形成的河流同时具有险、幽、俊、奇的特点,是河道漂流的最佳目的地。位于都江堰西北方向70多公里的龙溪自然保护区,龙溪自然保护区与龙池国家森林公园相临,景区环境气候宜人,是成都周边理想的天然氧吧。虹口旅游漂流的白沙河是都江堰岷江的一条支流,水质干净无污染。 地址:都江堰市虹口乡光荣村九组 类型:漂流
-
青城山五龙沟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5五龙沟古称蛮河沟,全长8公里。因传说有五条神龙隐于此处,故名五龙沟。其中的景色有金娃娃沱,景色绝佳的龙隐峡栈道,石笋岩,回音壁等。 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后山 类型:河流 游玩时间: 建议20分钟 开放时间: 8:00-19:00 门票信息: 无需门票。门票已包含在青城后山景区门票内
-
桃花溪渡假公园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3桃花溪渡假公园位于四川成都近邻的道教名山――青城山的后山又一村,占地一百余亩,集餐饮娱乐、休闲度假、会议设施于一体,位置幽静、风景秀丽、是目前青城后山环境最好,面积最大,功能最全的公园式度假村 开放时间 青城后山开放时间:8:00-19:00(夜间有人值班,也可购票入内)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。包含在青城后山的门票内 地址 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后
-
刘文辉公馆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5刘文辉公馆位于刘氏庄园的新公馆内,现已改为川西民俗陈列馆,分为婚俗厅、生产生活厅、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厅三个部分陈列,收集展示了一些川西民俗文化风情的实物。 地址: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金桂街15号 类型:博物馆 门票信息: 无需门票。包含在刘氏庄园门票内。
-
天国寺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9天国寺为文化旅游景点。 天国寺位于都江堰市大观镇麻岩村,始建于1996年,占地250亩,风景秀丽,落实宗教政策后,于1995年10月登记为合法的宗教场所对外开放。寺内现有佛教建筑天王殿、观音殿、僧人住宿楼等,是一个休闲、养生的好地方。 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大观镇麻岩村 类型:寺庙 游玩时间: 建议0.5-1小时 开放时间: 6:00-21:00
-
高堂寺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8高堂寺为文化旅游景点。 四川大邑县高堂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年间,距今一千六百多年了,它位于大邑县城西十五华里,敦义乡境内,东接十八道沟,南面李山顶,西接高山,北邻李岗,绵亘约五六华里。远望山头,俨如卧佛,遥望后山,状如罗汉朝佛。 殿堂庄严辉煌,亭阁飞檐翘角,碑林、塔园、游廊僧舍、客房、食堂、茶园等一应俱全。水泥公路顺山而上,286级石梯由大雄宝殿直上莹华殿,
-
花楸山景区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37花楸山景区,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平乐古镇西4公里,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,穿过10余里竹海,便到了素有“乡土人家,世外桃源”美誉的花楸山景区。花楸山景区内层峦叠翠,树木葱笼,溪流淙淙。有康熙御赐“天下第一圃”的花楸贡茶;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;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;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。 以光绪亲赐“皇恩宠锡”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,至
-
花楸茶山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0花楸山景区,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平乐古镇西4公里,沿黄金堰至黄花路车行约20分钟,穿过10余里竹海,便到了素有“乡土人家,世外桃源”美誉的花楸山景区。花楸山景区内层峦叠翠,树木葱笼,溪流淙淙。有康熙御赐“天下第一圃”的花楸贡茶;有曲径通幽的万亩竹海;有心旷神移的十里长廊;更有神秘莫测的官田溶洞。以光绪亲赐“皇恩宠锡”御匾的李家大院为代表的清代古民居群,至今依
-
都江堰柳街镇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19柳街镇位于都江堰市南部边缘,是河西重镇,与崇州市接壤,毗邻崇州市观胜镇、梓桐镇、都江堰市石羊镇、安龙镇,因其集镇遍种柳树而得名,距都江堰市区25公里,素有“兰花之乡”的美誉,岷江外江支流黑石河、羊马河贯穿全境。 地址:成都市都江堰市柳街镇 类型:小镇 游玩时间: 建议2小时 开放时间: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: 无需门票。
-
成都陕西会馆
2018/07/16 | 旅游观光 | by:kumu1988 | 浏览:25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(现在的蓉城饭店内)。它始建于清康熙二年(1663年),是寓川的陕西人祭祀先贤、议事营商、拜亲宴友、求学借宿的地方。嘉庆二年(1797年)经过扩建和修葺。现存建筑乃光绪十一年(1885年)由陕籍四川布政司预首倡,成都“庆益”“益泰”等33家陕人商号集资重建。整个建筑凝重端庄,古朴而有气势,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较好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